书架
穿在1977
导航

第474章 场面人

【第1/2页】

第474章

场面人

1月15日,逛街。

无聊。

陈凡百无聊赖地开着车在省城街道上兜圈,逛到省城百货公司的时候,看见有人喜气洋洋的端着红色搪瓷盆、红色搪瓷痰盂、红色热水瓶,还有好大一块红布,突然想起来一件事。

好像张文良和杨兴秀是1月17号结婚?

然后明后天要开会,所以哪怕开完会就跑,也正好完美错过?

在云湖这一片,等再过两年,农村结婚就会是两天,80年代中后期变3天,到了新世纪以后又变成两天,最后大家都忙,很多人家也就1天搞定,只有部分乡镇还守着最少两天的规矩。

但是现在跟40年后一样,只办一天。

早上迎宾、上午接亲,中午吃饭,下午散场。

所以除非他明天就往回赶,否则大概率是赶不上张文良的婚礼。

心有戚戚然,陈凡决定补救一下。

停车进店,不一会儿拎出来一大块红布。

我都到省城来买结婚礼物了,总不能怪我没放在心上了吧?!

上车重新出发,拿着地图专找著名景点去打卡。

比如李先生住过的长江宾馆、李先生去过的某某商场,还有一些古建筑。

现在这些古建筑都不需要门票,建筑也比较破旧,看上去确实“古色古香”。

要等过几年,甚至十几年,省城才会将这些早已破败不堪的古建筑重新修缮、或者打着修缮的名义重建,变成一个个收费的旅游景点。

这时候也不是没有要花钱买票的景点,不过基本上都是公园,陈凡表示不感兴趣。便专门找那些后世几乎再也看不到的景致拍照,将历史定格在相机里。

兜兜转转,终于到了中午,陈凡这才驱车前往距离江边不远的野味酒楼。

不尽长江滚滚流,江岸边的一座小山被推平,土石就地填埋到低洼处,使得这一处江堤与后面连成一块平地,江堤便是马路。

马路旁有一排粗壮的梧桐树,是当年委座令南京栽种法国梧桐的时候,江南的领导跟着种植的,在省城老城区,包括文化宫招待所门口那一片,都有这种梧桐树,只是规模没有南京大,只局限在行政区及其周边。

野味酒楼就坐落在几颗梧桐树后面,一座红色两层小楼,占地面积还不小,大约能有四五十米的长度。

这年头没有停车难的问题,尽管酒楼前已经停了几辆中巴车和几辆小汽车,依然给陈凡留了很大的停车空间。

将车停好,下车推门而入,一股嘈杂的音量立刻袭来,放眼望去,偌大的一楼大厅里面,摆满了八仙桌,眼下正是吃饭的时候,几乎所有桌子都坐满了人。

生意这么好?

陈凡扫了一眼,大部分人都在吃面条,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味,这个应该就是小彭重点介绍的野味卤汁面。

他耸了耸鼻子,立刻闻出配料中至少有十几种野味,而且说是卤汁面,其实还有一大勺浇头。

难怪别人家的面条卖一毛两毛,他家要卖1块,确实物有所值。

也有吃米饭的,比如他左手边的那张桌子上,几位食客端着饭碗吃得正香,桌上摆着三盘菜,一盘是油光水亮的炸麻雀,那盘子里的麻雀少说也有十几、二十只,另外两盘看不清是什么菜。

据说野味酒楼的菜式只有野味,可能也是某种小动物吧,不过既然在一楼售卖,价格应该不贵。

就比如那盘炸麻雀,20只也不过6毛钱,很是划算。

陈凡没有多做停留,扫了一眼之后,便径直上了2楼。

竟然没有人拦着?

还有服务员接待?

一位三十来岁、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就站在楼道口,目视着陈凡上来,等他踏上最后一个台阶,便恰到好处地问道,“您好,请问是用餐还是找人?”

陈凡笑了笑,“用餐。”

那人似乎有些惊讶,“您一個人?还是后面有人来?”

陈凡,“就我自己。”

随即看了看他,笑道,“不可以吗?”

他特意问过小彭,野味酒楼虽然是涉外场所,却不禁止普通食客,而且也没有特殊要求,甚至因为要服务外宾,就餐习惯也有点偏向后世。

倒不是说可以先吃饭再给钱,而是在二楼就餐,不需要自己去服务台点菜交钱,可以先到包间落座,拿着菜单慢慢看,等服务员记录完、算好账,直接交钱就行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相关小说推荐

1昼伏

昼伏

都市全本33万字

作者:春意夏

简介:在众人眼里纪时昼对谁都很友好,唯独对待方霁的态度恶劣,仿佛对方是一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狗。而方霁还真是。被纪时昼命令脱掉衣服时方霁没反抗,事后才忧心忡忡地问:“小昼你喜欢男人吗?”纪时昼一点都不想回答这个蠢问题。五年前那个春天,是他把遍体鳞伤的小狗捡回家,并亲口告诉方霁一切都会过去。五年后的如今,所有人都觉得纪时昼对方霁不够好。只有方霁不觉得。而事实上,是人类离不开小狗。年下差两岁纪时昼x方霁口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