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架
逍遥江山
导航

2367章:望尔修身为万民

一景之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笔下文学网bxwxw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宣宗似有些不悦,看了杨溥一眼,碍于杨溥的名声,且为人朴实正直,廉洁好静,没有城府。个性恭敬谨慎,平日里君臣二人相处还不错,此时压制着心头的不快,道:“杨爱卿这是干什么?”

杨溥道:“回禀皇上,老臣有话要说?”

宣宗道:“有话不妨说来便是?”这语气带着几分怒意,群臣缩了缩脖子,看了看皇帝,哪还敢言。

杨溥浑然不觉,抱拳道:“回皇上,我大明自洪武当国,便定下规矩:“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,封号非特旨不得予。杨峥为人虽有些功勋,却不足以封伯这么厚,还请皇上三思?”

若说先前杨峥有些回不过为而来,那么这会儿或多或少有些醒悟,朱元璋虽不如汉代非刘姓不可封王,但也定下了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,封号非特旨不得予的规矩,这种爵分两种,一是只授终身(不世),二是可以世袭(世),世与不世,以军功大小而定,均给诰券。除有军功者外,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、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,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。与前朝不同的是,明朝的公、侯、伯只有爵号和食禄,井无封邑,就是这种只有爵号和食禄,井无封邑伯爵,大明开国两百年来文官得到这个封赏的不过三个人,靖远伯王骥,威宁伯王越、新建伯王守仁,三人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仅有文官,可见这伯爵获得是这么的困难,按说这样的好事,杨士奇等人该高兴,但杨溥给出的态度很明显,他们在反对这事儿,能让老好人杨溥都反对,足见这事儿也并非全是好事了,细细想来也只有这伯爵的问题上了,大明的官儿,封号有诸多的规矩,伯爵虽好,但也不是没有限制,如作为文官,最起码是不能做吏部尚书的,不能入阁,因任何一个衙门,若是放一个伯爵进去,无论是怎么看,这权势就太大了,对任何衙门都是一种压力,所以一旦被封赏了伯爵,除了在军中任职之外,算是自绝文官体系了,他这个侍郎官职虽不算太高,但好歹也是文官体系之中,日后想要做个尚书,入个内阁,做一个宰辅也不是不可能的,但你前提是文官才行,要说这等好事再过个三十年,就算是天皇老子反对,他也一口答应,抱着一个伯爵比什么都强,可他终究不过是刚过三十岁的年轻人,往日的日子还长,若就是这么自绝坟墓,未免有些可惜了,人总不能光看着眼前这点利益。

杨士奇担心的就是这一点,他生怕杨峥什么都不懂,一口答应了此事,所以才用眼神给了些暗示,当然了这么做要说完全是为了杨峥着想也不无不可,但其中也不是没有些私心,三杨无论是他,还是杨荣、杨溥都是几十岁得老人了,人老了就容易顾虑后事,自从三人把持了内阁后,越发觉得内阁的权势,作用重大,这样的权柄重地,需要的是固然是官员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才学,可同样也需要一个官员的人品,三人都老了,少不了顾全离去后的内阁,目光思来想去也就是那么几个人,而最佳人选无疑是杨峥了,无论是才学,还是见识,人品都有这个资格,更难得是人家年轻,这固然是一种缺陷,但何尝不是一种优势,所以这几年来三人有意对他做出了多方面的考察,无论是整治江南的手段,还是处理藩王这件事上都体现了非人的手段,让三人十分的满意,打算好好培养个几年,日后寻个机会拉入内阁也算是后继有人了,可皇帝突如其来的要给他封爵,这一下算是彻底打乱了三人的计划,难得寻了这么一个继承人,三人那肯就此放过,所以才有了先前的一幕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相关小说推荐

1民国投机者

民国投机者

历史全本839万字

作者:有时糊涂

简介:在中国出生,在美国长大,嗯,好吧,好吧,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。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,如果您认为写得好,请投我一票,如果您认为写得差,请指正。读者群: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(招生中)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(已满)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(已满)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(已满)黄埔军校第五期8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