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八十一章 酌情处理
第四百八十一章酌情处理
第481章酌情处理
今天负责写贴黄的大太监就可能是收了朝中某些人的贿赂,那些奏章放置的顺序以及贴黄内容就有极强的针对性。
崇祯随手拿起一本翻开一看,眉毛不禁又竖起来了。却是户部和工部联名上书,谈到有关承天府台海贸易公司私铸银钱的问题。
这份奏章很长,其核心内容却是来自工部宝源局某位下属官员所递交的一份报告。
其中大量使用了表格和数字,文字也多以白话为主,与传统士大夫风格大不相同――贸易公司对大明王朝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。
就连这份弹劾人家的奏章,撰写者为了增加说服力。也不得不采取了类似于贸易公司特有的公文的格式,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。
根据那位官员的报告,最近各地市面上“大明通宝”银元流通的越来越多了。
这些银币铸造精美,份量十足,一枚银元相当于五钱白银,很多商家甚至拿它当砝码用。在市面上极受欢迎。
就其本身而言这种银元是极好的货币,可问题是它并非由官方出品!
明代的钱制并不完善,自从宝钞烂了大街之后民间流通便以银为主。铜钱辅之。
有钱人家把手头散金碎银铸造成大锭子便于储藏并不稀奇,需要使用时再剪开,也有富贵人家年节时铸造些金银小钱挂在孩子身上当作吉祥物。
但从没听说过有谁敢把银子铸造成标准钱币拿出去流通的,更不用说在上面堂而皇之铸以大明二字了!
可那伙短毛偏偏就这么大模大样的干了,而且还干得风生水起。
曾有些地方官想要禁止民间用“短毛银钱”交易,但人家说他们这是在用银而非用钱,朝廷不见得不给人用银子。
那如果要求将银币剪开当碎银使用呢?――且不说剪开之后就要增加火耗费用的损失,不可能有用户愿意承担。光凭银币上那张长长马脸――据称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头像,谁敢去剪太祖爷的头?
托了朱元璋头像的福。“大明通宝”银元在各地传播的相当顺利,各地官员即使明知道这玩意儿不太妥当,却也找不出理由来查禁。
关键在于,朝廷本身对此的态度也很模糊,并没有查禁的要求。
如果是对一般普通人,这种官方没允许的事情干了肯定属于犯法。可对于像台海贸易公司这样的,既然朝廷没正式反对。那就没人敢去找麻烦。
那么这伙人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,把白银铸成银币呢?那位官员也作了非常详尽的分析调查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长城中文网】《从长生苟到飞升》《龙只想水群,不爱待在洪荒》【蔷薇小说网】《赛博朋克:2075》《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》《我在古代搞文娱》【落秋中文】《捞尸人》【大闲人小说】
笔下文学网【bxwxw.org】第一时间更新《明末进化》最新章节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